小三陽具有傳染性,傳播途徑包括母嬰垂直傳播、血液接觸傳播、性接觸傳播、醫源性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
1、母嬰傳播:
乙肝病毒可通過胎盤或分娩過程感染新生兒,母嬰阻斷需在孕期檢測病毒載量,新生兒出生后12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2、血液傳播:
共用注射器、紋身器械消毒不徹底可能導致感染。避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接觸血液的個人物品,醫療機構需嚴格執行一人一針一管制度。
3、性接觸傳播:
無防護性行為可能造成病毒傳播,建議配偶接種乙肝疫苗并使用避孕套。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可檢出乙肝病毒DNA,性傳播風險與病毒載量呈正相關。
4、醫源性傳播:
醫療器械污染是重要傳播途徑,內鏡檢查、牙科治療等操作需嚴格消毒。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后需立即處理傷口并檢測抗體水平,必要時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
5、生活接觸傳播:
共用餐具、擁抱等日常接觸一般不傳播,但皮膚黏膜破損時存在理論風險。感染者應避免將唾液污染食物喂食嬰幼兒,家庭成員建議接種疫苗。
日常預防需注意餐具煮沸消毒,避免共用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建議密切接觸者檢測乙肝兩對半,表面抗體陰性者需完成0-1-6月免疫程序。感染者每3-6個月需復查肝功能、乙肝DNA和肝臟超聲,保持規律作息和均衡飲食,限制酒精攝入以減輕肝臟負擔。適當進行太極拳、游泳等有氧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