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蟲叮咬可能引起蟲咬皮炎,表現為局部紅腫、瘙癢或丘疹。蟲咬皮炎可通過冷敷止癢、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口服抗組胺藥物等方式緩解癥狀。螨蟲叮咬通常與環境衛生不佳、寵物接觸、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相關。
1、環境衛生:
居所灰塵積聚、床品未定期清洗可能滋生塵螨,其分泌物或尸體接觸皮膚后誘發過敏反應。建議每周用60℃以上熱水清洗床單被套,使用防螨材質寢具,保持室內通風干燥。
2、寵物接觸:
犬貓等動物皮毛攜帶的疥螨或蠕形螨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寵物需定期驅蟲洗澡,避免與人共寢。接觸后出現對稱性丘疹伴劇烈瘙癢時,需排查螨蟲感染。
3、免疫狀態:
兒童或過敏體質者更易對螨蟲毒素產生超敏反應。日常需增強鍛煉補充維生素C,嚴重者可檢測血清IgE水平。免疫抑制人群可能出現大皰性皮疹伴發熱。
4、病理因素:
疥螨感染可能與密切接觸傳播有關,通常表現為指縫、腕部隧道樣皮損伴夜間劇癢。蠕形螨過度增殖可能與毛囊炎相關,常見鼻周紅斑脫屑。外用硫磺軟膏或口服伊維菌素可治療。
5、鑒別診斷:
需排除蚊蟲叮咬、蕁麻疹等其他皮膚病。典型螨蟲皮炎呈簇集性分布,中央可見針尖大小咬痕。皮膚鏡檢出螨蟲或糞便可確診,頑固病例需行皮膚活檢。
日常預防需注重環境清潔與個人防護,出現持續瘙癢、皮膚潰爛或發熱時及時皮膚科就診。飲食避免辛辣刺激,多攝入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魚、亞麻籽;選擇棉質透氣衣物,運動后及時沐浴減少汗液刺激。定期暴曬寢具并使用除螨儀,降低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