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情況下服用打蟲糖后1-3天內(nèi)可排出蟲體,具體時間與寄生蟲種類、感染程度及個體代謝差異有關(guān)。
打蟲糖的主要成分為阿苯達唑或甲苯咪唑,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寄生蟲對葡萄糖的攝取,導致蟲體能量耗竭而死亡。藥物起效后,死亡的蟲體會隨腸道蠕動自然排出體外。蟯蟲等小型寄生蟲通常在24小時內(nèi)排出,蛔蟲、鉤蟲等較大蟲體可能需要2-3天。部分蟲體可能被消化分解,肉眼未必能觀察到完整蟲體。
影響排蟲時間的因素:
寄生蟲類型直接影響排蟲速度。蟯蟲體長約1厘米,死亡后易快速排出;蛔蟲體長可達15-30厘米,完全排出需更長時間。兒童腸道蠕動較快,可能比成人更早觀察到蟲體。嚴重感染者體內(nèi)蟲體數(shù)量多,完全排凈需更長時間,必要時需重復用藥。
服藥后應觀察大便情況,但不必刻意尋找蟲體。若持續(xù)腹痛、肛門瘙癢或3天后仍未見蟲體排出,需就醫(yī)復查。日常需加強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剪指甲,生食蔬果前徹底清洗,避免赤腳接觸泥土。家庭成員應同步排查感染,集體生活場所需定期消毒 bedding 類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