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早期癥狀易與其他呼吸道感染混淆,需警惕持續高熱、咳膿痰、呼吸急促、胸痛及精神萎靡五種典型表現。出現任意兩項建議盡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1、持續高熱:體溫超過38.5℃且持續3天以上,普通退燒藥效果不佳。肺炎鏈球菌或支原體感染常引起稽留熱,可能伴隨寒戰、四肢酸痛。物理降溫同時需進行血常規和胸片檢查,明確感染源后針對性使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2、咳黃綠痰:細菌性肺炎典型特征為咳嗽伴濃稠痰液,痰量每日超過30ml。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可見鐵銹色痰,克雷伯菌肺炎可能產生磚紅色膠凍樣痰。痰液引流可通過拍背排痰,細菌培養指導用藥選擇。
3、呼吸頻率增快:成人靜息呼吸>20次/分鐘,兒童>40次/分鐘提示肺實質病變。肺部聽診聞及濕啰音或捻發音,血氧飽和度低于93%需考慮氧療。可能與肺泡塌陷、胸腔積液有關,嚴重時出現三凹征。
4、針刺樣胸痛:咳嗽時加重的單側胸痛多提示胸膜受累,深呼吸誘發疼痛需鑒別肺栓塞。肺炎鏈球菌感染常引起牽涉性肩痛,聽診胸膜摩擦音。疼痛劇烈可短期使用布洛芬,避免抑制咳嗽反射。
5、意識障礙:老年人肺炎可能以嗜睡、譫妄為首發癥狀,與缺氧、電解質紊亂有關。重癥肺炎可出現表情淡漠、尿量減少,動脈血氣分析顯示I型呼吸衰竭。需監測神志變化,警惕感染性休克。
預防肺炎需保持每日1500ml飲水,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南瓜。適度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吸煙者應立即戒煙。居家護理注意保持50%-60%環境濕度,臥床患者每2小時翻身拍背。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風險,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