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可通過典型癥狀和體征初步判斷,但確診需由專業醫生完成。肛門周圍反復流膿、腫痛、瘙癢是常見表現,觸摸可發現條索狀硬結通向肛內。
一、典型癥狀識別:
肛瘺患者多有肛周膿腫病史,膿腫破潰后形成外口。典型癥狀包括肛門周圍持續性或間歇性流膿,分泌物可能帶有血絲或糞渣。急性發作時局部紅腫熱痛明顯,慢性期可觸及皮下硬結或索條狀瘺管。部分患者伴隨肛門潮濕、瘙癢及排便不適感。
二、自我檢查方法:
清潔雙手后觸摸肛周,若發現皮下有硬結或索條狀物從肛門延伸至皮膚開口,可能提示瘺管存在。觀察內褲是否有異常分泌物,但需注意與痔瘡出血區分。自行檢查不能替代專業診斷,錯誤判斷可能延誤治療。
三、醫學診斷標準:
專科醫生會通過肛門指檢探查瘺管走向,配合肛門鏡觀察內口位置。影像學檢查如直腸超聲或磁共振能清晰顯示瘺管分支與周圍組織關系。復雜性肛瘺需進行瘺管造影,明確其走行與括約肌的關系,這對制定手術方案至關重要。
日常需保持肛周清潔干燥,排便后建議用溫水清洗。飲食宜清淡富含膳食纖維,如燕麥、芹菜、火龍果等預防便秘。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時活動5分鐘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急性期可溫水坐浴緩解癥狀,但出現發熱、劇烈疼痛或分泌物增多時應立即就醫。術后患者需定期換藥并遵醫囑進行肛門功能鍛煉,如提肛運動每日3組每組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