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疤痕憩室可通過保守治療、藥物治療、宮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等方式干預。子宮疤痕憩室通常由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子宮肌層薄弱、局部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瘢痕體質等原因引起。
無癥狀或輕微癥狀者可暫不手術。定期超聲監測憩室大小變化,避免劇烈運動或增加腹壓動作。伴隨經期延長時可采用口服短效避孕藥調節周期,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適用于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可減少經量,氨甲環酸片能改善經期延長。合并感染時需聯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聯合甲硝唑。
針對憩室深度>3mm且有生育需求者。宮腔鏡下憩室電切術可切除薄弱瘢痕組織,宮腔粘連分離術能改善宮腔形態。術后需放置宮內球囊支架預防粘連。
適用于憩室肌層缺損>50%厚度者。腹腔鏡下憩室切除縫合術能重建子宮壁完整性,必要時聯合宮腹腔鏡手術。術后需避孕6-12個月以待肌層愈合。
僅用于憩室穿透子宮全層或合并嚴重盆腔粘連病例。經腹子宮瘢痕切除術需分層縫合肌層,子宮成形術可恢復解剖結構。術后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和促宮縮藥物。
日常需避免高糖高脂飲食以防炎癥加重,推薦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西蘭花促進組織修復。凱格爾運動能增強盆底肌支撐力,術后3個月內禁止游泳、瑜伽等腹部發力運動。月經期需勤換衛生用品,出現發熱、劇痛等感染征象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