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鏡后飲食需遵循從流質到半流質再到軟食的漸進原則,避免辛辣刺激、高纖維及產氣食物,具體注意事項包括術后禁食時間、食物溫度控制、營養搭配等。
普通胃腸鏡檢查后1-2小時可飲少量溫水,無不適再進食流質;無痛胃腸鏡需完全清醒后2小時開始進食。活檢或息肉切除者需延長禁食至4-6小時,具體遵醫囑。
初期選擇米湯、藕粉、過濾蔬菜汁等低渣流食,次日過渡到稀粥、爛面條、蒸蛋羹等半流質。避免牛奶、豆漿等易脹氣食物,3天后可嘗試軟米飯、嫩豆腐等低纖維軟食。
食物溫度需接近體溫35-40℃,過燙可能刺激黏膜,過冷易引發痙攣。食物應研磨細膩,避免堅果、粗糧等堅硬粗糙食材,減少對消化道摩擦。
一周內禁食辣椒、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限制洋蔥、紅薯等產氣食材。活檢部位需避免過熱、酸性食物如柑橘類,防止創面出血。
恢復期每日分5-6餐,每餐七分飽。可適量補充蛋白粉、維生素制劑,但避免高濃度營養劑。糖尿病患者需監測血糖調整飲食方案。
胃腸鏡后飲食恢復需結合個體耐受度逐步調整,術后24小時內避免平臥進食防誤吸。恢復期間建議選擇清蒸魚、香蕉、南瓜等易消化食材,適當散步促進腸蠕動,出現嘔血、劇烈腹痛需立即就醫。長期飲食可參考低FODMAP原則,減少腸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