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體質可通過黃連、黃芩、黃柏等藥物調理。該體質多因飲食油膩、環境潮濕、脾胃虛弱等因素導致,常表現為口苦黏膩、皮膚油膩、大便黏滯等癥狀。
1、黃連清熱:黃連具有清熱燥濕功效,適用于濕熱內蘊引起的口舌生瘡??膳湮槟鞠憔徑饪嗪畟?,避免長期單獨使用。濕熱體質者日??纱钆滢曹尤手嗍朝?。
2、黃芩瀉火:黃芩善清上焦濕熱,對頭面痤瘡、咽喉腫痛效果顯著。脾胃虛寒者需配黨參,防止苦寒傷陽。濕熱咳嗽時可與桑白皮同用。
3、黃柏除濕:黃柏側重下焦濕熱,改善小便黃赤、陰部濕疹。腎陽虛者慎用,常與蒼術組成二妙丸。泡腳時加入黃柏粉末可輔助祛濕。
4、梔子解毒:梔子清三焦濕熱,針對煩躁失眠、黃疸尿黃。便溏者需炒炭使用,配合淡豆豉增強除煩效果。濕熱郁結時可飲用梔子茵陳茶。
5、龍膽草利膽:龍膽草專攻肝膽濕熱,緩解肋脹口苦。過量易致腹瀉,多與柴胡配伍。肝膽濕熱型脂肪肝患者適用龍膽瀉肝丸。
濕熱體質者日常宜食用綠豆、冬瓜、苦瓜等清熱利濕食材,避免辛辣油膩。堅持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居住環境保持通風干燥。癥狀持續加重需中醫辨證施治,不可自行長期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