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松動能否恢復需根據具體原因判斷。牙周炎、外傷等導致的輕度松動通過規范治療可改善,但嚴重牙槽骨吸收或晚期牙周病可能無法完全恢復。
1、可逆性松動:
牙齦炎或早期牙周炎引起的松動,通過潔治術、刮治術等牙周基礎治療可消除炎癥,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控制菌斑,多數患者3-6個月后牙齒穩固度提升。妊娠期或正畸過程中的生理性松動,在激素水平恢復或矯治完成后會自行緩解。外傷導致的1-2度松動牙采用牙弓夾板固定后,通常4-8周可重新獲得穩定性。
2、不可逆性松動:
中重度牙周炎伴隨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1/3時,即使進行翻瓣手術、引導性組織再生術等治療,牙齒也難以恢復原有穩固度。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加速的牙周破壞,需在控制血糖基礎上聯合牙周治療。三度松動的牙齒若伴有明顯咬合痛或反復膿腫,建議拔除后選擇種植修復或活動義齒。
日常使用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避免橫向用力刷牙加重牙齦萎縮。每半年進行專業潔牙,牙周病患者需每3個月復查。咀嚼堅硬食物時雙側交替使用,夜間磨牙者需佩戴咬合墊。增加奶制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質食物的攝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3促進牙槽骨代謝。適度進行叩齒鍛煉可改善牙周血液循環,但已松動牙齒應避免直接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