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是否為瘢痕子宮需結合病史及醫學檢查。既往有子宮手術史如剖宮產、子宮肌瘤剔除術者需高度警惕,確診需通過超聲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
一、病史追溯:
瘢痕子宮最常見于剖宮產術后,子宮肌層愈合后形成纖維結締組織。其他手術如子宮畸形矯正、子宮穿孔修補、多次宮腔操作等也可能導致瘢痕形成。若曾有子宮手術史且術后出現月經量減少、周期紊亂、不孕或妊娠期下腹隱痛,應主動告知
二、影像學檢查:
經陰道超聲是首選篩查手段,可觀察子宮前壁下段肌層連續性,瘢痕處常表現為肌層變薄或回聲中斷。三維超聲能更精準測量瘢痕厚度,核磁共振則適用于評估復雜瘢痕的血液供應情況。孕前檢查建議在月經周期第14-20天進行,此時子宮內膜較薄便于觀察肌層狀態。
計劃妊娠者需提前評估子宮瘢痕狀態,妊娠后需加強產檢頻率。日常避免增加腹壓的動作,如提重物或劇烈運動。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促進組織修復,推薦魚肉、蛋類及獼猴桃等食物。出現異常宮縮或腹痛需立即就醫,瘢痕子宮妊娠間隔建議至少18個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