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國又有疫情防控新政策出臺,那就是防疫新10條,這比之前優化疫情防控措施20條的調整更加堅決,幅度更大,比如感染者要科學分類收治,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離,也可自愿選擇集中隔離收治。可以說,防疫新十條吹響了中國走出新冠疫情陰霾的決定性號角!
無疑,新形勢下,感染者可能越來越多,而我們知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的主要癥狀就是發燒,而發燒后為了緩解高燒引發的一系列不適癥狀很多人會選擇服用退燒藥物,特別對于老人小孩這類特殊人群,當體溫超過38.5℃后給予適量的退燒藥可以減輕發燒帶來的頭痛、乏力甚至抽搐等全身癥狀,大家所熟悉的退燒藥物中療效最肯定副作用最小的當屬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了。
但最近網絡上對于新冠患者發燒后服用布洛芬退燒結果病情加重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到底感染新冠病毒后能不能使用布洛芬來退熱?到底用哪種藥物退熱更安全?
感染新冠病毒后能不能用布洛芬退熱?
早在2020年3月在柳葉刀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布洛芬可以增高ACE2的水平,而ACE2是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門戶,因此該文作者建議新冠病毒感染者不能使用布洛芬的文章。該文一經刊發引起了很多專業人士的熱烈討論,很多臨床醫生不知所措。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大量學者開始從循證醫學的角度研究新冠感染者服用布洛芬等退燒藥物的臨床效果,布洛芬作為一種使用將近超過半個世紀的經典退燒藥物,這兩年卻引發了諸多猜測和非議,理論推測不代表臨床結果,我們不能用猜測驗證事實,必須要有科學的數據支持結果,這兩年通過大量的系統性的綜述和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在涉及486萬余名受試者服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后都是比較安全的,這個結果可以讓大家糾結的內心放心一下,感染新冠病毒后服用布洛芬退燒是比較安全的。
新冠引起的發熱使用哪種退熱藥物更加安全?
發熱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當人體體溫升高時,人體免疫反應會隨之增強。當體溫低于38.5℃時,建議多喝水,不急于使用退燒藥物。但當體溫繼續上升引起身體不適感加強,或是體質比較弱的老人和孩子,使用退燒藥也就是解熱鎮痛消炎藥,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身體上的不適,最常用的安全的退燒藥有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對乙酰氨基酚解熱作用較強,對胃腸道刺激較小,正常劑量下對肝腎功能無損害,但持續時間相對較短,4到6小時退熱作用消失,是比較安全有效的解熱藥物。布洛芬解熱作用和對乙酰氨基酚差不多,但作用更持久,并對胃腸道刺激小,使用起來更為方便。無論選擇哪種退燒藥,在使用之前都建議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嚴格按照用法用量使用,在退燒期間多補充水和電解質,為減少胃腸道不適建議飯后服用,如服用超過3天癥狀不緩解及時咨詢醫生。
總結
因此提醒大家,新冠引起的發熱只是患者產生的一種癥狀,使用退燒藥物也只是對癥治療,不能消滅新冠病毒本身,布洛芬作為非甾體抗炎藥物家族中的一員,迄今為止很多證據都證明布洛芬的安全性還是比較肯定的,爭議推動了研究的進步,也推動了醫學的發展,因此建議大眾不要恐慌,合理使用退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