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息肉可通過激光切除術、電切術、藥物干預、中醫調理、定期隨訪等方式治療。宮頸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癥刺激、激素水平異常、分娩損傷、宮頸感染、遺傳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激光切除:激光汽化術利用高能光束精準切除息肉基底,適用于帶蒂息肉或直徑<2cm的病灶。術后需禁盆浴兩周,避免創面感染。該方法出血量少,門診即可完成,但可能需多次治療應對深層病灶。
2、高頻電切:通過環形電極切除息肉并止血,適合廣基型息肉或合并宮頸肥大者。術中采用局部麻醉,切除組織需送病理檢查排除惡變。術后可能出現淡黃色排液,需觀察1個月經周期。
3、藥物干預: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如他莫昔芬可抑制息肉再生,適用于術后復發者。合并感染時選用甲硝唑栓劑局部抗炎,嚴重者口服頭孢克肟。中藥制劑如宮血寧膠囊可調節內分泌失衡。
4、中醫調理:濕熱下注型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脾虛氣陷型采用補中益氣湯。配合艾灸關元穴改善局部循環,耳穴壓豆選取內分泌、子宮等反射區。治療周期需3個月經周期以上。
5、定期監測:每6個月進行婦科檢查及超聲監測,重點觀察宮頸管內膜變化。絕經后新發息肉或異常出血需立即活檢。HPV陽性患者需聯合陰道鏡評估,必要時行宮頸錐切術。
日常避免使用含香料衛生產品,經期勤換衛生巾降低感染風險。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飲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攝入量。術后3個月禁止性生活,復查確認創面愈合后可恢復生育計劃。長期服用避孕藥者需評估激素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