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蝕癥可通過調整飲食習慣、改善口腔衛生、使用抗敏感牙膏、藥物干預及修復治療等方式改善。該疾病通常由酸性飲食、胃食管反流、藥物副作用、磨牙癥、職業暴露等因素引起。
1、飲食調整:減少攝入柑橘類水果、碳酸飲料等高酸性食物,避免餐后立即刷牙。用吸管飲用酸性飲品減少牙齒接觸,餐后漱口或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環境。
2、口腔護理:選用軟毛牙刷及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避免橫向用力。配合含氟漱口水增強牙釉質抗酸能力,定期使用牙線清理鄰面菌斑,每半年接受專業潔牙去除頑固牙石。
3、脫敏處理:應用含5%硝酸鉀、8%精氨酸或氟化亞錫的抗敏感牙膏封閉牙本質小管。冷熱刺激敏感者可短期使用丁香油酚暫時止痛,嚴重者需牙科醫生進行樹脂滲透或激光脫敏治療。
4、病因控制:胃酸反流患者需服用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磨牙癥患者佩戴咬合墊。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評估用藥方案,接觸酸性氣體的職業人員應使用防酸口罩等防護裝備。
5、缺損修復:淺表缺損可應用玻璃離子水門汀進行再礦化治療,中度缺損采用復合樹脂充填。大面積缺損需嵌體或全冠修復,伴牙髓暴露者需根管治療后行樁核冠修復。
日常增加乳制品、綠葉蔬菜等富含鈣磷食物攝入,避免用牙齒開瓶蓋等硬物咬合行為。建議每年進行口腔檢查,游泳后及時漱口清除泳池含氯水質殘留。唾液分泌減少者可咀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人工唾液制劑,夜間胃酸反流者睡眠時墊高枕頭15-2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