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凌草糖漿是抗病毒的藥嗎
冬凌草在濟源民間用以治療“噎癥”(食管癌)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據《濟源縣醫藥志》記載,早在1962年濟源縣人民醫院老藥工史守禮談,他在日寇占領濟源后,避亂到山里,曾見到一位老中醫患了“噎嗝癥”(食管癌),是服用一種葉上結有冰凌的草治愈的。1971年已見到軹城鄉東天漿村張福興、邵原鄉白坡村崔進福二人服用冬凌草治愈食管癌的實例,1973年濟源“癌癥防研”小組醫生錢希濤、鄭宣傳走山莊、訪藥農,終于在克井鄉圪針村訪問到一位放牧老人,他說:在北山上放羊,見過,該草苦,牛、羊等牲畜都不吃。每霜降后,該種草掛著冰霜,薄如蟬翼,遇陽光而不化,遇風沙而不落,當地稱為“仙草”。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全國藥材大普查,河南省醫學科學研究所張覃沐教授在濟源首先發現冬凌草后,會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漢董教授,河南中醫學院,河南醫科大學,河南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進行了多學科的研究。1977年,冬凌草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并編入《全國中草藥匯編》,河南省醫學院用冬凌草配合治療食管癌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科研成果二等獎。1991年《河南中藥材標準》中“冬凌草標準起草說明書”的“產地”項:主產太行山區的濟源縣……。大量的科學研究確定冬凌草味苦,性寒,為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碎米椏(s(hemel.)hara)的地上草質部分,香茶菜屬((bl.)hassk)植物全世界約有150種,我國有90種和21個變種,河南有9種和1個變種。但目前作為冬凌草入藥的只有碎米椏一種。該種廣布于我國黃河流域,主產于河南濟源太行山區。同時研究證明:冬凌草中有大量的對映-貝殼杉烷類二萜化合物提取物,其中具有顯著生理活性的冬凌草甲素、乙素為冬凌草抗腫瘤和殺菌作用的有效成分,通過對沿太行山區一帶冬凌草的甲素、乙素提取結果表明濟源產的冬凌草中甲素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