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溝炎可通過局部消毒、外用抗生素、口服藥物、切開引流、拔甲手術等方式治療。該病通常由指甲修剪不當、外傷刺激、真菌感染、細菌感染、嵌甲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生理性因素引起的早期甲溝炎可用碘伏或酒精每日消毒3次,配合溫水浸泡軟化角質層。避免自行撕扯倒刺或過度修剪指甲,保持患處干燥清潔。
2、外用抗生素:合并紅腫時可涂抹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覆蓋無菌紗布包扎。真菌感染者需聯用酮康唑乳膏,每日換藥前需清除膿性分泌物。
3、口服藥物:細菌感染擴散時需服用頭孢氨芐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療程5-7天。伴發熱者應檢測血常規,必要時靜脈輸注抗生素。
4、切開引流:形成甲周膿腫需在局麻下縱行切開排膿,清除壞死組織后填塞凡士林紗條。術后每日用雙氧水沖洗,配合紅光照射促進愈合。
5、拔甲手術:反復發作的慢性甲溝炎需部分或全部拔除病甲,使用硝酸銀燒灼甲床。術后兩周內避免沾水,新甲生長周期約3-6個月。
日常應選擇寬松透氣的鞋子,避免長時間行走摩擦患趾。飲食多攝入富含鋅的海產品和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預防復發。急性期可抬高患肢減輕腫脹,恢復期定期去專業機構修甲,使用指甲銼替代剪刀修整甲緣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