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白內障可通過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改善視力,手術時機需根據年齡、眼部發育及并發癥風險綜合評估。晶體植入通常由先天性因素、外傷性損傷、代謝異常、遺傳性疾病、并發性眼病等原因引起。
1、年齡因素:
嬰幼兒期2歲以下一般暫緩植入人工晶體,避免干擾眼球發育。此階段可采用無晶體眼鏡或角膜接觸鏡矯正視力,待眼球軸向長度穩定后再評估手術條件。臨床建議3歲后考慮二期植入,此時角膜曲率及前房深度更接近成人水平。
2、眼部條件:
需通過角膜地形圖、眼軸測量等檢查確認前房深度≥3mm,角膜內皮細胞計數>2000個/mm2。合并青光眼或葡萄膜炎需先控制炎癥,角膜混濁者可能需聯合穿透性角膜移植術。術后需密切監測眼壓及黃斑水腫情況。
3、視力發育:
單眼白內障患兒建議1歲內完成晶體摘除并植入人工晶體,避免形覺剝奪性弱視。雙眼患者可適當延至18-24個月,但需確保術后3月內開始視覺訓練。術后需持續進行遮蓋療法和精細目力訓練。
4、晶體選擇:
推薦使用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質折疊式人工晶體,植入度數按年齡預留遠視:1歲+6D、2歲+5D、3歲+4D。禁用多焦點晶體,可選擇植入虹膜夾持型晶體預防術后偏位。術后需每3個月復查屈光狀態。
5、并發癥管理:
術后后發性白內障發生率可達40%,需備妥YAG激光囊膜切開術。青光眼風險患兒建議選擇小梁切除術聯合晶體植入。頑固性炎癥可局部應用醋酸潑尼松龍滴眼液、雙氯芬酸鈉滴眼液、溴芬酸鈉滴眼液控制。
術后需補充維生素A胡蘿卜、動物肝臟和葉黃素菠菜、蛋黃促進視網膜發育,避免劇烈跑跳等對抗性運動。每日進行紅球追視等視覺刺激訓練,建立屈光檔案每3個月驗光調整。出現眼紅、畏光或視力驟降需立即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