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蘿卜】
蘿卜古稱"萊菔",生熟食用皆宜。生用味辛性寒,熟用味甘微涼,在我國民間素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和“冬令蘿卜小人參”之美稱。
新鮮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還含有一般蔬菜中沒有的介子油、氧化酶、淀粉酶和觸酶等特殊成分,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中醫臨床實踐證明,蘿卜具有健胃消食、抑菌消炎、理氣解郁、止咳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胃酸脹滿、咳嗽多痰、咽喉腫痛、聲嘶咽干、腹痛腹瀉、煤氣中毒及頭痛頭暈等癥。如將蘿卜搗爛取汁外用可治療凍瘡、癤腫、燙傷、腳汗等癥;蘿卜內服還可治吐血、咯血等,故有“蘿卜上市,醫生還鄉”之說。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蘿卜不僅是蔬菜中的佳品、醫食兼優的藥,而且具有防癌抗癌的新功能。據日本九州大學動物實驗室的大量調查和科研資料證明,蘿卜具有較明顯的防癌抗癌作用。其原因之一是蘿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它是保持細胞間質的必需物質,起著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據美國醫學界報道,蘿卜中的維生素A,可使已經形成的癌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二是蘿卜中含有一種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可大大減少該物質的致癌作用。三是蘿卜中有較多的“木質素”,能使體內巨噬細胞吞噬癌細胞的活力提高2~4倍。四是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粗纖維,能促使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能防大腸癌和結腸癌的發生。五是蘿卜里有一種辛辣物質叫“芥子油”,具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的功能。
蘿卜防癌治病雖廣,但氣虛者不宜單用,需與生姜同食;吃中藥補藥,特別是服用人參時,是不能吃蘿卜的。值得一提的是,通常人們在吃蘿卜時,習慣把皮剝掉,殊不知蘿卜中所含的鈣,99%在蘿卜皮中。
【2.山藥】
山藥在各地還有很多別名,但最早是被叫做“薯蕷”。傳說是到唐朝代宗皇帝李豫時,因“蕷”與“豫”讀音相同,在封建王朝中帝王的名號是不能直接呼叫或書寫的,這叫做“避諱”。百姓們只好將“薯蕷”改稱“薯藥”。但到了宋代英宗皇帝趙曙時,“薯”字又與“曙”字重音而犯諱,薯藥就改成了“山藥”了,后一直延用至今。
山藥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可治諸虛勞損之疾,山藥微香不燥而有調肺之功,可治肺虛久嗽,山藥味甘氣香,用之助脾,治脾虛久瀉、怠情嗜臥、四肢困倦,又甘可補陽,能補中益氣,溫養肌肉。中醫認為,老年者大都脾虛,脾虛則運化功能失調,導致服用其他滋補品均不易被消化吸收,故補脾健運乃為滋補強壯之本。現代實驗研究證明,山藥主要含有皂苷、黏液質、膽堿、淀粉酶、淀粉、蛋白質、脂肪及多種微量元素等成分。其中淀粉酶能在人體內分解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使之利于人體腸胃的消化吸收。所含的植物蛋白、脂肪及多種氨基酸又是營養價值極高的物質。藥理實驗證明,山藥水浸液具有促進干擾素生成,增長免疫細胞的作用,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有一定抗癌功效。山藥水提取物可消除尿蛋白,恢復腎功能,并有降低血膽固醇的效果。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山藥中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抗衰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人體缺銅可發生骨質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山藥補充銅對改善老年人結締組織有益。鋅是體內70種酶的成分,山藥補充鋅對延緩生物膜老化,維持正常物質代謝有一定益處。缺鈷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缺鉻也可使動脈壁受損,山藥含鉻和鈷,對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硬化癥有利;錳是多種酶的激活劑,老年人缺錳容易造成傷筋動骨、骨質疏松、角膜生翳、脫牙等癥,山藥中含錳可防止上述病癥發生,錳還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對老年人心血管有益的必需微量元素。可見山藥中所含的多種微量元素和其他成分對人體防老健身、延年益壽確有獨到的作用。
【3.香菇】
香菇,既是一種高蛋白、高鐵、低脂肪、低熱量的典型保健食療佳品,亦是一味治病療疾的良藥。香菇有一股特有的香味,即香菇精。近年來,從香菇中分離出一種香味調味品——核苷酸,它使鮮味猛增。又加上其顯著療疾治病的作用,故獲得了國內外醫學家和營養學家的青睞和贊譽。
經分析,每100克香菇中含蛋白質14.4克,超過豬、牛、羊肉所含的蛋白質量,與雞肉相接近,在植物性蛋白質中僅次于大豆。香菇所含的熱量比米、面要低,略高于某些蔬菜,屬低熱量食物。香菇含有食物纖維8.3克、鈣124毫克、磷4.5毫克、鐵25.3毫克,比雞肉高2~5倍。還含有鉀、鈉、鋅、硒等多種礦物元素。其中鋅的含量是奶粉、大豆的3倍以上,鐵的含量豐富,比菠菜高出8倍以上,是補充缺鐵性貧血的最佳食物。香菇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其含量之多,就連西紅柿、馬鈴薯、胡蘿卜、菠菜等各類蔬菜,也得甘拜下風。
香菇中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麥角固醇,這種化合物在太陽照射1小時后,轉化為維生素D。據測定,1克干香菇中所含的麥角固醇為128國際單位,是大豆的21倍,甘薯的7倍。正常人每日對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為400國際單位。因此,人們只要每天吃3~4克干香菇,就可滿足機體攝取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對預防小兒因缺鈣引起的佝僂病、孕婦和產婦的骨質軟化癥、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等,均有明顯的效果。香菇還含有人體營養所需的18種氨基酸,其中含有人體不能自行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7種氨基酸,其含量占氨基酸總量的26.5%~37.5%.尤以賴氨酸的含量較多。賴氨酸對兒童生長、智力發育、骨髓鈣化和防止老年人骨質疏松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香菇中含有胰蛋白酶、麥芽糖酶等多種酶類,能補充體內對酶類的需求,對協調和幫助機體消化功能起到有益的作用。人們還發現,在食用雞肉、豬肉等含有動物性脂肪食物時,只要加入適量的香菇,不僅使其味道更加鮮美,而且還可阻止血清膽固醇的升高,甚至略有下降。這是因為香菇中含有鉀元素,每100克香菇中含鉀元素高達1960毫克,以及其他微量元素。這些堿性元素可以中和肉類中飽和脂肪酸產生的酸性物質,使體內保持酸堿相對平衡,防止血液酸性化,對預防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病大有裨益。香菇中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雙鏈核糖核酸。當體內細胞受到細菌和病毒入侵時,它能夠誘導體內釋放出一種低分子糖蛋白,干擾細菌和病毒蛋白質的合成,促使細菌和病毒失去生長繁殖的機會。醫學科學家還從香菇汁液中分離出一種具有較強的抗惡性腫瘤的有機物——香菇多糖。有些初期癌癥病人若長期食用香菇,可抑制或減少癌細胞的生長。
【4.核桃仁】
核桃仁營養豐富,可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它有強腎填精、補腦益智、延年益壽之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食用核桃仁能“令人肥健、潤肌、黑須發、利小便、去五痔、通潤血脈、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脈、利三焦、溫肺潤腸”,以及“治虛寒、喘咳、腰腳疼痛”之功效。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每100克核桃仁含脂肪69克、蛋白質19.6克、碳水化合物5.4克、無機鹽1.9克、鈣43毫克、鐵3.9毫克、胡蘿卜素0.16毫克、維生素B10.3毫克、維生素B20.16毫克,維生素PPl.7毫克等。此外,核桃仁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特別是含有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的賴氨酸(有增智作用)及維生E,微量元素鋅、鉻、錳等。核桃仁的營養價值,突出地表現在對大腦的滋補作用,有明顯的健腦益智功效。如它含有的脂肪成分主要是亞油酸甘油脂及亞麻酸、油酸甘油脂,進入人體后,可變為腦細胞需要的組成物質,而蛋白質、鈣元素及胡蘿卜素等,可促進大腦充分發育,增強智力及記憶能力;所含鋅、錳、鉻等微量元素能延緩腦功能衰退,增強腦細胞活動;所含維生素E可防止大腦及身體活力衰減,所含磷質,有補腦作用,是腦細胞新陳代謝所需要的基本物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