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人都喜歡喝中藥來調理身體,但是對于中藥喝的次數卻不是很了解。一般來說,一副中藥需要煎煮2~3次,然后將每一次的藥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分2~3次服用,具體可根據醫生的建議來決定。
中藥治療疾病的效果也是比較理想的,只不過中藥吃起來沒有西藥那么方便,除了要注意熬制之外,還應該要注意用法用量。中藥喝的次數是有講究的,說的次數多了可能會浪費,甚至還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但喝的次數少了則可能沒有效果。那么一副中藥喝幾次?
一、一副中藥喝幾次
一般情況下一副中藥應該在一天內吃完,煎煮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加2~3次水,然后將每一次的藥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分2~3次服用,具體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以及藥物的性質來決定。服用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微溫,這樣才能夠發揮出最好的藥效。
二、喝中藥的最好時間
喝中藥的時候除了要注意次數之外,還應該要注意時間。如果說是慢性疾病,一般都是選在兩餐之間喝中藥,也就是上午的9:00~10:00之間,以及下午的3:00~4:00之間各服一次,如果說需要服用3次,那么最后一次可以選擇在臨睡前服用。如果是重癥疾病,則不需要管時間和次數,而是要遵醫囑盡快的服藥或者頻服。
三、喝中藥注意事項
1.喝滋補類的中藥不要吃蘿卜
如果說喝的是一些補氣血等滋補類的中藥,那么這期間最好是不要吃蘿卜,因為蘿卜具有幫助消化以及破氣的效果,如果在服藥期間吃的話,很有可能會降低滋補作用。不過如果說服用的是理氣化痰的中藥,適當的吃些蘿卜是有幫助的。
2.不能吃辣的食物
喝中藥的期間應該要遠離辣的食物,特別是在吃治療熱性疾病的中藥時,這種辣的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因為這類食物很有可能會降低藥效,從而出現治療無效的情況。
3.按療程服用
中藥所起到的功效主要就是調理,藥效發揮的相對來說比較慢,所以患者一定要堅持按療程服用。如果說服藥的療程不足,那么中藥的功效可能難以有效發揮,自然也就達不到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