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主要是藥物和手術,有手術適應癥的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會考慮行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如果不能手術或不愿手術者,特別提醒建議盡早采取中醫治療。在內科藥物治療中,首選足量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來降低血壓、減慢心率,控制主動脈內膜血等等癥狀。
眾所周知,心臟病種類繁多,有冠心病、風心病、心臟瓣膜病、肺心病、先心病等,據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心臟瓣膜病是目前心臟病的第一大死亡原因,心臟瓣膜病大多引起慢性心衰,逐漸致死,而且心臟四個瓣膜都有可能異常病變,發病率也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所以對于心臟瓣膜病的防治已經引起醫學界的高度重視,那么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吃什么藥?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輕者體征往往表現為臉色較蒼白。需適當限制體力勞動,同時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及一切可誘發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一旦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心悸,當快速改變體位時,有人會出現頭暈或眩暈,急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返流時,有可能會迅速發生左心功能不全。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按心力衰竭進行治療。
主動脈內膜血腫是指主動脈腔內血液從主動脈內膜撕裂處進入主動脈中膜,使中膜分離,沿長軸方向擴展形成主動脈壁的真假兩腔分離狀態。在內科藥物治療中,以首選足量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降低血壓、減慢心率,以控制主動脈內膜血腫病變擴展。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是由主動脈瓣膜本身病變、主動脈根部疾病所致,臨床中不管有無癥狀、左心室功能是否正常者,都需內科藥物干預治療,以加用血管擴張劑,緩解左室負荷、左室功能不全。
主動脈內膜血腫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均需控制好血壓,但若兩者并發時,針對主動脈內膜血腫使用大量β受體阻滯劑,必然使心率變慢,使內膜血腫擴展限制;但左室舒張期延長,主動脈瓣反流量增加,加重左室功能衰竭。針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強調擴血管藥物,減小反流量,但擴血管藥物能夠反射性使交感神經興奮,增加心肌收縮力作用,對動脈內膜血腫不良。將如何在兩者治療的矛盾中更好地兼并尋求統一,給患者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