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就屬于面肌痙攣的一種。一般面肌痙攣發病后患者會出現面部抽搐,不能持續性睜著眼睛等癥狀表現,那么,面肌痙攣中藥治療方法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下文的相關介紹吧,希望對你們會有所幫助,從而早日的擺脫面肌痙攣的困擾。
(一)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合谷,眼輪匝肌痙攣加魚腰、四白,面肌痙攣加迎香、夾承漿。阿是穴位置:患側耳垂前耳輪切跡與耳垂根連線之中點,或乳突尖前緣下5毫米處。其下為面神經交義點最近處,約在下頜支后緣后約0.5厘米。
(二)治法:每次僅取主穴和合谷穴,馀穴據癥酌選。先在阿是穴消毒并以2%普魯卡因局麻,取28號2.5~4厘米左右長的毫針(1~1.5寸)2根,分別刺人阿是穴和合谷。阿是穴要求刺中面神經干。當刺中時,患者有強烈的觸電感或耳深部疼痛,術者手中有軔性感。此時,將阿是穴和合谷穴接通電針儀,開始時電流不宜過大,頻率不限,以食、拇指出現規律性抽動為宜。當采用提插手法或電針刺激使面神經損傷后,表情肌可出現松弛(面癱)。其余配穴應使針下有酸脹或麻電感。每次針20~30分鐘,每隔5~7日針刺1次。一般針2~3次。如損傷淺表血管,針后可能出現腫脹,數日消退。針后如出現眩暈,嘔吐等并發癥,休息1~2小時即恢復。
看完上面的文章我們應該知道了面肌痙攣的中醫治療方法了吧。因為面肌痙攣發病后對患者的生活空洗面;哦都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以便于發病后盡早的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