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抑郁的表現可能由激素波動、學業壓力、家庭沖突、社交障礙、神經遞質失衡等原因引起。
1、情緒低落:持續兩周以上的悲傷或空虛感是核心癥狀,可能伴隨對既往愛好喪失興趣。日常表現為拒絕社交活動、頻繁哭泣,可通過認知行為療法緩解,嚴重時需聯合氟西汀等藥物干預。
2、睡眠紊亂:入睡困難或嗜睡占比超過60%,常見晝夜節律顛倒。這與褪黑素分泌異常相關,建議固定就寢時間,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必要時采用褪黑素受體激動劑調節。
3、認知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與海馬體體積縮小有關,表現為成績驟降、健忘。腦電圖顯示θ波增強,可通過正念訓練改善,合并抑郁時舍曲林能提升認知靈活性。
4、軀體癥狀:非器質性頭痛/腹痛發生率約45%,與中樞敏化有關。疼痛多呈游走性,熱敷按摩可緩解,持續存在需排除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器質性疾病。
5、危險行為:自傷行為常見于前臂內側,與內啡肽釋放機制相關。需立即移除危險物品,建立安全契約,同時評估是否伴邊緣型人格障礙特征。
保持每日30分鐘有氧運動能促進5-羥色胺分泌,飲食注意增加深海魚、堅果等ω-3脂肪酸攝入,建立包含父母和教師的支持系統對預后至關重要。當出現自殺意念或社會功能嚴重受損時,需緊急精神科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