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失眠可通過褪黑素受體激動劑、苯二氮?類藥物、非苯二氮?類藥物、抗抑郁藥、中成藥等方式治療。老年人失眠通常由褪黑素分泌減少、慢性疾病疼痛、精神心理因素、藥物副作用、晝夜節律紊亂等原因引起。
雷美替胺、阿戈美拉汀等藥物可模擬褪黑素作用調節睡眠周期,適用于晝夜節律紊亂型失眠。這類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地西泮、艾司唑侖等藥物通過增強GABA神經抑制改善入睡困難。可能與肝功能代謝減慢有關,通常表現為次日嗜睡、肌無力等癥狀。長期使用需監測認知功能。
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藥物選擇性作用于ω-1受體,起效快且依賴性較低。可能與腦內受體敏感性下降有關,通常表現為短暫性頭暈、口苦等癥狀。建議間斷給藥避免耐受。
曲唑酮、米氮平等藥物通過調節5-HT系統改善抑郁伴發的早醒癥狀。需注意體位性低血壓風險,服藥期間建議監測血壓變化。
烏靈膠囊、甜夢口服液等制劑含酸棗仁、茯苓等成分,適合輕度失眠合并焦慮者。服用期間需觀察消化道反應,避免與西藥混用。
建議每日進行30分鐘太極拳或散步,晚餐選擇小米粥、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臥室保持20-24℃適宜溫度。若持續失眠超過兩周或伴隨胸悶、心悸等癥狀,需及時至神經內科或睡眠專科就診評估。用藥期間定期復查肝腎功能,避免與葡萄柚、酒精等相互作用物質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