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患者可能出現全身疼痛的癥狀。這種疼痛屬于軀體化表現,與神經遞質紊亂和痛覺敏感度升高有關。
1、抑郁癥與疼痛的關聯機制:
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不僅調節情緒,還參與痛覺傳導。當這些神經遞質水平異常時,可能放大疼痛感知。臨床常見表現為慢性頭痛、背痛或全身游走性疼痛,這類疼痛往往查無器質性病變,但疼痛感受真實存在。
2、典型疼痛特征:
抑郁癥相關的疼痛多呈現彌散性,常見肌肉酸痛、關節僵硬或皮膚灼熱感。約65%患者伴隨睡眠障礙時,晨起疼痛加重尤為明顯。疼痛程度與情緒波動呈正相關,在應激狀態下可能突然加劇。
3、鑒別診斷要點:
纖維肌痛綜合征患者除廣泛疼痛外,通常存在18個特定壓痛點;風濕性關節炎多伴隨晨僵和關節腫脹。抑郁癥疼痛往往缺乏這些特征性體征,但可能合并胃腸功能紊亂等軀體癥狀。
建議保持規律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或游泳,每周3次以上能促進內啡肽分泌。飲食可增加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和核桃,避免高糖飲食加重炎癥反應。疼痛明顯時可嘗試熱敷按摩,但需配合專業心理治療和藥物干預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