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掉牙屬于正常生理現象,通常由乳牙自然脫落、恒牙萌出壓力、頜骨發育、營養狀況、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乳牙牙根逐漸吸收是掉牙的直接原因。兒童6-12歲進入替牙期,乳牙牙根在恒牙胚推動下發生生理性吸收,導致牙齒松動脫落。每天輕輕搖晃乳牙可促進自然脫落,避免強行拔牙造成牙齦損傷。
恒牙胚向上移動對乳牙產生機械壓力。下頜中切牙通常最早在6-7歲萌出,上頜中切牙稍晚1-2年。觀察恒牙萌出方向是否正常,若出現雙排牙需及時就醫進行間隙保持器干預。
頜骨體積增大為恒牙提供空間。兒童顱面骨每年增長約4mm,乳牙間隙不足時可能出現暫時性牙齒擁擠。咀嚼蘋果、胡蘿卜等硬質食物可刺激頜骨發育,每天建議咀嚼20分鐘。
鈣磷代謝異??赡苡绊憮Q牙時間。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恒牙萌出延遲,乳牙滯留發生率增加3倍。保證每日500ml牛奶、50g奶酪等鈣質攝入,配合每天1小時戶外日照促進維生素D合成。
家族性早發換牙可能提前至5歲。調查顯示父母換牙早的兒童,60%會在6歲前脫落首顆乳牙。記錄家族牙齒發育史,若伴隨其他發育異常需排查鎖骨顱骨發育不全等罕見病。
換牙期建議每日使用含氟兒童牙膏刷牙兩次,選擇軟毛小頭牙刷清潔松動牙齒周圍。限制每日糖分攝入不超過25g,避免碳酸飲料侵蝕新萌恒牙。觀察對稱性掉牙順序,若單側延遲脫落超過6個月需拍攝全景片評估。恒牙完全萌出前避免激烈碰撞運動,可佩戴運動護齒套預防外傷。定期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現反頜、深覆蓋等錯頜畸形可縮短后期矯正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