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出現低回聲不一定意味著存在腫瘤。低回聲可能由膀胱結石、炎癥、血腫、良性增生或腫瘤等多種因素引起,需結合超聲特征、臨床癥狀及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1、膀胱結石:膀胱內鈣鹽沉積形成的結石在超聲下呈低回聲,常伴排尿中斷、下腹痛。多飲水促進排石,必要時行體外沖擊波碎石術。
2、慢性炎癥:長期膀胱炎導致黏膜增厚,超聲顯示低回聲區。可能伴隨尿頻尿急,需抗感染治療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配合膀胱沖洗。
3、凝血塊:膀胱內出血形成的血凝塊呈現低回聲,常見于外傷或術后。表現為突發血尿,通常需留置導尿管沖洗,嚴重時行膀胱鏡止血。
4、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前列腺突入膀胱形成低回聲影,伴排尿困難。可服用坦索羅辛、非那雄胺,嚴重者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5、膀胱腫瘤:乳頭狀腫瘤超聲多呈低回聲,可能伴隨無痛血尿。需膀胱鏡活檢確診,非肌層浸潤型可行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肌層浸潤型需根治性膀胱切除。
日常需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ml以上,避免憋尿及辛辣飲食。定期復查超聲監測變化,出現持續血尿、排尿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就診泌尿外科。低回聲病灶的性質判斷需結合增強CT、膀胱鏡等檢查,單憑超聲結果無法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