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炎可通過布地奈德混懸液、地塞米松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藥物治療,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用聲過度、過敏反應、胃酸反流等因素引起。
1、糖皮質激素:
布地奈德混懸液通過霧化吸入直接作用于喉部黏膜,快速緩解聲帶水腫和炎癥。地塞米松注射液適用于急性喉梗阻等重癥情況,需在醫生指導下靜脈給藥。短期使用可減少黏膜充血,但長期應用需警惕免疫抑制等副作用。
2、抗生素治療: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針對細菌性喉炎可覆蓋常見病原體,療程通常5-7天。頭孢克肟作為二代頭孢對β-內酰胺酶穩定,適用于青霉素過敏患者。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霉素對支原體感染有效,需注意胃腸道不良反應。
3、局部鎮痛:
利多卡因氣霧劑可暫時麻痹喉部神經末梢,緩解劇烈咽痛。使用前需排除藥物過敏史,避免誤吸導致支氣管痙攣。苯佐卡因含片通過黏膜表面麻醉作用減輕吞咽疼痛,每日不超過6片。
4、抗過敏藥物:
氯雷他定可抑制組胺釋放,改善過敏因素誘發的喉頭水腫。孟魯司特鈉阻斷白三烯受體,對伴有哮喘的喉炎患者效果顯著。用藥期間需監測是否出現嗜睡或口干等抗膽堿能副作用。
5、抑酸藥物:
奧美拉唑通過抑制胃酸分泌,減少反流性喉炎的黏膜損傷。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護膜,餐后咀嚼效果更佳。持續反流癥狀需聯合生活方式調整,如睡前3小時禁食。
治療期間需保持環境濕度40%-60%,每日飲水1500ml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聲休2-3天減少聲帶摩擦,蒸汽吸入可稀釋分泌物。如出現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喉鳴或三凹征等氣道梗阻表現,需立即急診處理。恢復期可練習腹式呼吸,逐步進行發聲訓練,預防慢性喉炎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