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可以治愈。該病屬于胃黏膜的輕度炎癥反應,通過規范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多數患者預后良好。
一、疾病分期與癥狀表現:
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隱痛、餐后飽脹或反酸,胃鏡檢查可見黏膜充血水腫。根據病理程度分為輕度僅黏膜層炎癥、中度伴糜爛及重度合并出血點。輕度患者治愈率超過90%,中重度患者需結合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判斷,根除病菌后治愈率可達80%以上。
二、規范治療措施:
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需采用四聯療法,包含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及兩種抗生素。陰性患者可選用胃黏膜保護劑如鋁碳酸鎂、硫糖鋁,或抑酸藥物如雷貝拉唑。合并膽汁反流時建議聯合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治療周期通常為4-8周,需定期復查胃鏡。
三、日常管理要點:
避免辛辣刺激、過冷過熱及高脂飲食,每日食鹽攝入控制在5克以內。采用少食多餐原則,每餐七分飽。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忌油炸燒烤。保持規律作息,睡前3小時禁食,睡眠時墊高床頭15厘米可減少夜間反流。
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飯后立即平臥。長期焦慮會加重癥狀,可通過正念冥想調節情緒。需注意,即使癥狀消失也應完成全程治療,避免發展為萎縮性胃炎。合并腸化生等癌前病變時,需每6-12個月復查胃鏡及病理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