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潰爛可通過保持干燥、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穿透氣鞋襪、避免抓撓等方式治療。腳氣潰爛通常由真菌感染、局部潮濕、免疫力低下、皮膚破損、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干燥:腳部潮濕是真菌繁殖的溫床,潰爛部位需每日用溫水清潔后徹底擦干,可局部使用吹風機冷風檔輔助干燥。避免長時間穿同一雙鞋,建議準備兩雙鞋交替穿著,并在鞋內放置竹炭除濕包吸收汗液。
2、外用藥物:抗真菌藥膏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常用酮康唑乳膏、聯苯芐唑噴霧、特比萘芬凝膠等。涂抹前需用碘伏消毒潰爛面,藥物應覆蓋患處及周圍2厘米正常皮膚,每日2次持續4周以上。
3、口服藥物:嚴重感染需配合系統性治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口服抗真菌藥能抑制深層真菌繁殖。用藥期間需監測肝功能,避免與西柚汁同服影響代謝,療程通常2-4周。
4、穿透氣鞋襪:合成纖維材質會加劇腳部悶熱,選擇純棉或抗菌銀離子襪能有效吸汗。鞋子宜選用網面運動鞋或真皮材質,避免橡膠雨靴等密閉鞋款,工作時可備防滑透氣洞洞鞋替換。
5、避免抓撓:瘙癢時用力抓撓會導致潰爛面擴大,可用冷水浸泡或輕拍患處緩解。夜間睡眠可佩戴純棉手套,修剪指甲至平滑短禿,床單每日暴曬殺菌,防止真菌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
每日飲食中增加富含維生素B1的糙米、燕麥、豬肝等食物,有助于改善末梢神經功能。選擇快走、游泳等不易造成腳部摩擦的運動,運動后立即更換干凈襪子。合并糖尿病者需嚴格控糖,血糖水平持續高于11.1mmol/L會顯著延緩傷口愈合。若潰爛面積超過指甲大小或出現膿性分泌物,需及時就醫進行細菌培養排除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