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質退變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肌松劑、營養神經藥物、抗骨質疏松藥物、中成藥等方式治療。腰椎骨質退變通常與年齡增長、長期勞損、椎間盤脫水、骨代謝異常、炎癥反應等因素有關。
非甾體抗炎藥是緩解腰椎骨質退變疼痛的常用藥物,如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洛索洛芬鈉。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局部炎癥反應,適用于急性期神經根水腫或關節突關節炎引發的疼痛。需注意胃腸道副作用,長期使用需聯合胃黏膜保護劑。
鹽酸乙哌立松、替扎尼定等肌松劑能改善腰肌緊張狀態。退變導致椎體穩定性下降時,肌肉代償性收縮會加重疼痛循環。藥物通過阻斷脊髓反射通路減輕痙攣,配合熱敷效果更佳,但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應。
甲鈷胺、維生素B1等營養神經藥物適用于合并神經根受壓的病例。骨質增生或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時,藥物可促進髓鞘再生修復。需連續使用1-3個月,聯合物理治療能改善下肢麻木癥狀。
阿侖膦酸鈉、雷洛昔芬等抗骨質疏松藥物針對退變伴骨量減少者。通過抑制破骨細胞活性調節骨代謝,增加椎體骨密度。需配合鈣劑和維生素D3使用,服藥后保持直立體位30分鐘。
仙靈骨葆膠囊、骨疏康等中成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含補骨脂、淫羊藿等成分可改善局部微循環,適合慢性病程患者。需辨證使用,濕熱體質者慎用溫補類制劑。
藥物治療需結合腰椎核心肌群訓練,如平板支撐、臀橋運動等增強穩定性。每日攝入800mg鈣質,多食用乳制品、深綠色蔬菜。急性期疼痛加重或出現馬尾綜合征需立即就醫,嚴重椎管狹窄者可能需要椎板減壓或椎間融合手術。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腰墊減輕椎間盤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