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新冠吃藥順序”“新冠囤藥清單”等話題在社交平臺上引起熱議。不少市民朋友也開始跟風囤藥。對此,醫生提醒,市民可根據個人實際購買少量短期、日常急需備用感冒類藥物,但不建議長期大量的非理性的囤藥行為,有不適的癥狀還是要及時就醫。
市民李女士說:“就是買一些預防病毒的藥,小孩退燒的,大人用的一些清熱解毒那些藥,其他的都是有的,價格方面挺合理的,還有打折。”
“我買一些抗病毒的藥,買一些防止感冒的藥放在家里備一下,還有清熱解毒的,還有平時經常吃的咽喉炎這類的,這些藥可以預防一下就也買多一盒備著。”陳女士告訴
一家藥店負責人周志敏表示,現在(購買《目錄》藥品)不需要登記,也不需要是上傳智慧藥監,現在進店的話,只需要佩戴好口罩就可以了。
隨后,
據周志敏介紹,現在備藥的話,一般是備一些居家常用的藥,建議市民根據自己的需求,適當的儲備必須的一些藥品即可,不建議大家盲目去大量囤積,因為有一些藥品是有儲存條件的,如果保存不當的話,也會影響這個質量。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存在疊加傳播風險。市民街坊為了預防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會增加藥品的購買和儲備。醫生提醒,每種藥品有相應的主治功能,市民不必跟風囤購大量藥品,建議患者在咨詢醫生后合理用藥。
茶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癥學科副主任醫師羅惠君表示,中藥和西藥都是講究對癥下藥,服用其中一種藥物就可以了,沒必要疊加使用,更沒必要同一種功效的備用很多的藥物。比如說感冒了,沒有癥狀的話,也可以選擇不服藥的,多喝水、多休息也就可以了。如果出現了一些癥狀,就像發熱、咳嗽,可以先給予退熱止咳處理,如果三天,都連續體溫超過38度5不退的,或者本來有基礎疾病的,像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這些疾病有嚴重的一個加重的話,還有精神狀態不是很好等,建議到定點醫院去看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