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肉芽腫可能由齲齒未治療、牙髓感染擴散、根管治療失敗、牙周疾病、牙齒外傷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根管再治療、根尖手術、抗生素治療、患牙拔除、定期口腔檢查等方式干預。
1、齲齒未治療:深齲導致細菌侵入牙髓,引發慢性炎癥反應,炎性肉芽組織在根尖區增生形成病變。早期可通過完善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避免炎癥向根尖周擴散。日常需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發現齲齒及時充填。
2、牙髓感染擴散:壞死牙髓中的細菌毒素通過根尖孔刺激周圍組織,引發局部免疫反應。臨床表現為咬合痛、牙齦瘺管,X線顯示根尖區透射影。需配合頭孢類、甲硝唑等藥物控制感染后行根管治療,嚴重者需行根尖切除術。
3、根管治療失敗:根管預備不徹底或充填不密合導致殘留感染,常見于彎曲根管或器械分離病例。可能出現叩痛、牙齒松動等癥狀。采用顯微根管再治療清除原充填物,配合超聲蕩洗和氫氧化鈣封藥,必要時行意向再植術。
4、牙周疾病:重度牙周炎導致牙周袋內細菌侵入根尖區,形成復合型病變。伴隨牙齦出血、牙槽骨吸收等表現。需進行牙周基礎治療結合根面平整,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控制感染,嚴重者需拔除患牙。
5、牙齒外傷:撞擊導致根尖區血管斷裂形成壞死灶,繼發肉芽腫樣變。急性期需固定患牙并拍攝X線片評估,存在根折時需拔除。完整牙齒行牙髓活力測試后,選擇根管治療或活髓保存治療。
預防根尖肉芽腫需控制每日精制糖攝入量低于25克,增加乳制品和粗纖維食物攝入促進牙釉質再礦化。建議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線清潔鄰面,避免用牙齒開瓶蓋等硬物。出現持續牙痛或牙齦腫脹應及時就診,延誤治療可能導致頜骨囊腫等嚴重并發癥。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隱匿性病變,兒童恒牙萌出后建議每半年拍攝曲面斷層片監測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