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的癥狀包括指甲變色、增厚、變形、分離、脆裂等。
1、指甲變色:
灰指甲初期表現為指甲局部顏色改變,常見為白色、黃色或褐色。隨著真菌感染加重,顏色可能擴散至整個甲板,甚至呈現黑色或綠色。這種變色通常從指甲邊緣或甲床開始,逐漸向中心蔓延。
2、指甲增厚:
受感染的指甲會逐漸增厚,甲板質地變得粗糙。增厚程度與感染時間成正比,嚴重時可能導致指甲比正常厚度增加2-3倍。增厚的指甲常伴有凹凸不平的表面,影響指甲正常修剪。
3、指甲變形:
灰指甲會導致指甲形狀改變,常見為翹起、卷曲或凹陷。變形可能伴隨甲板表面出現縱向條紋或橫向溝壑。長期未治療的灰指甲可能造成指甲完全失去原有形狀,呈現不規則外觀。
4、甲床分離:
真菌感染可導致甲板與甲床部分或完全分離,形成空隙。分離區域常積聚角質碎屑,可能伴有異味。分離程度從指甲前端開始,逐漸向近端擴展,嚴重時整個指甲可能脫落。
5、指甲脆裂:
受感染的指甲質地變脆,容易斷裂或分層。脆裂可能表現為指甲邊緣呈鋸齒狀,或甲板出現縱向裂紋。脆裂程度隨病情進展而加重,日常輕微觸碰都可能導致指甲碎裂。
灰指甲患者需注意保持足部干燥清潔,穿透氣性好的鞋襪。飲食上可增加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牛奶、深色蔬菜,促進指甲健康。適當進行足部運動如踮腳尖、腳趾抓毛巾等動作,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癥狀持續加重或影響日常生活時,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真菌學檢查,醫生可能開具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藥物,或建議激光治療等專業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