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痰輕,黑痰重,吐了白痰要了命”,這句話在中醫角度上是沒有什么道理的,關于黃痰、黑痰、白痰與朋友們淺談如下。
一、先談在中醫上什么是痰?
1、中醫的痰主要指:是人體水液代謝障礙引起的病理變化及其病理產物,主要與肺、脾、腎功能失調有關。
2、分為有形之談與無形之痰:
有形之痰指:視之可見,聞知有聲,觸之可及的痰濁病理性產物,如咳吐的痰液、瘰疬(相當于頸部淋巴結、甲狀腺結節等)。
無形之痰:指有痰飲致病的證候表現,而無實質性痰飲可見,但用治痰的方法能夠奏效的一類特殊的病理變化,如痰蒙輕竅引起的眩暈、頭痛等。
二、再談一下中醫上各種顏色痰的意義及臨床調理:
1、黃痰:痰黃粘稠,堅而成塊,是熱痰,多見于肺熱證。
病機:是熱邪煎熬津液形成。
西醫:多見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肺炎、肺膿腫等。
治則:清肺化痰
方藥:清金化痰湯加減
中成藥:羚羊清肺顆粒,止咳橘紅丸,止咳祛痰顆粒,川貝枇杷膏,急支糖漿鮮竹瀝液肺熱咳喘口服液等。
2、黑痰:多有吸煙,或者吸第二手煙,或者灰塵較多的地方,吸入灰塵,咳吐出黑色的痰,多無臨床病理意義。
3、白痰:咳吐白色的痰。
(1)、清稀白痰:或有黑點,屬于寒痰。
病機:寒邪傷及陽氣,氣不化津,聚濕為痰。
西醫:多見于支氣管哮喘、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治則:溫肺化痰
方藥:止嗽散加減
(2)、滑而量多白痰:易咳出者,屬濕痰。
病機:脾虛不運,水濕不化,聚而成痰,上貯于肺。
西醫:多見于慢性支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治則:燥濕化痰
方藥: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加減
(3)、白色泡沫痰:屬于肺虛寒證。
病機:咳嗽日久,或素體陽虛,肺部虛寒,出現白色泡沫痰。
西醫:多見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臟病等。
治則:溫肺化痰
方藥:苓甘五味姜辛湯加減
治療白痰的中成藥:感冒清熱顆粒、感冒疏風膠囊,六君子丸、二陳丸、陳夏六君子丸、半夏止咳糖漿、蘇子降氣丸、小青龍合劑、蘇黃止咳膠囊等。
以上從中醫角度淺談黃痰、黑痰、白痰的病因病機,臨床意義及調理,不要輕信\"黃痰輕,黑痰重,吐了白痰要了命\"這句話,有些危言聳聽。希望能夠幫助到朋友們!
(溫馨提示:文中方藥僅供學習與交流,切勿自行抓藥,責任自負,若喜歡中醫科普與養生,請關注此號,歡迎轉發幫助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