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可通過觀察癥狀、結合高危行為史初步判斷性病風險,但確診需依賴專業醫學檢測。
一、常見性病癥狀自查:
外陰瘙癢、異常分泌物增多是陰道感染的典型表現,淋病或衣原體感染可能出現黃色膿性白帶。生殖器部位出現菜花樣贅生物或潰瘍需警惕尖銳濕疣、梅毒等疾病。排尿疼痛伴隨下腹墜脹可能與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相關。需注意部分性病如艾滋病早期可能僅表現為持續低熱、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癥狀。
二、高危行為評估要點:
無保護性接觸后2-3周出現癥狀應重點排查,多個性伴侶或伴侶有可疑癥狀者感染風險升高。共用針具吸毒、不規范醫美操作等血液暴露史需考慮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傳播疾病。既往有性病史者即使無癥狀也應定期復查,部分疾病存在潛伏期或無癥狀攜帶狀態。
三、專業診斷方法:
分泌物鏡檢可快速診斷滴蟲性陰道炎等感染,核酸擴增試驗能準確檢測淋病、衣原體。梅毒需通過血清學試驗確診,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需在窗口期后復查。婦科檢查可發現宮頸糜爛、盆腔壓痛等體征,陰道鏡活檢適用于可疑尖銳濕疣病例。所有檢測應避開月經期,采樣前24小時避免陰道沖洗或用藥。
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性行為全程使用合格避孕套,避免經期同房。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出現可疑癥狀應立即停止性生活,攜帶伴侶共同就診。定期婦科體檢應包括白帶常規、HPV篩查等項目,既往感染者需按醫囑完成隨訪。日常避免使用公共坐便器、浴缸,出差旅行時注意寢具衛生。心理上無需過度焦慮,絕大多數性病通過規范治療可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