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指發熱。病毒性、細菌性混合感染引起的發熱可以通過多喝水、溫水擦拭、冷敷、使用藥物、靜脈輸液等方式進行治療。若治療及時是沒有影響的,若治療不及時,一般對身體是有影響的。
一、怎么辦
1.多喝水:如果患者發熱的體溫并沒有太高,可以通過多喝水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的運行,幫助排出細菌、病毒,可以有效緩解發熱的癥狀。
2.溫水擦拭:患者可以使用溫水擦拭額頭、腋窩等身體部位,通過水分在皮膚上的蒸發,降低體表的熱量,進而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
3.冷敷:建議患者使用蘸冷水的毛巾或冰袋直接冷敷在額頭、腋窩等部位,促進局部皮下毛細血管收縮,可以幫助降溫。
4.使用藥物:如果患者發熱時,體溫超過38.5℃,并且持續發熱,建議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布洛芬顆粒、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幫助降溫,改善發熱癥狀。
5.靜脈輸液:如果患者發熱時通過上述治療方式沒有達到降熱退熱的效果,建議患者需遵醫囑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將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鈉等藥物輸入人體血液,可以幫助治療。
二、有影響嗎
1.沒有:如果及時的治療發熱癥狀,病毒和細菌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較小,而且傷害的時間也較短,身體在發熱癥狀消除后可以快速恢復,不存在較為明顯的影響。
2.有:如果患者在發熱后,沒有及時得到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導致出現精神變差、食欲不振等情況,還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患者神經受損,威脅身體健康。
當患者發現患有該疾病時,建議及時的對該發燒癥狀進行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