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患者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維持障礙、早醒、睡眠質量下降及晝夜節律紊亂。
抑郁癥患者常需30分鐘以上才能入睡,伴隨反復思慮和情緒低落。睡前進行漸進式肌肉放松訓練,避免使用電子設備,保持臥室環境黑暗安靜有助于改善癥狀。
夜間頻繁覺醒是典型表現,可能與去甲腎上腺素系統過度活躍有關。維持固定起床時間,限制午睡不超過30分鐘,夜間醒來后避免強迫入睡可減少覺醒次數。
較預定時間提前2-3小時清醒且無法再度入睡,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紊亂相關。晨間光照療法配合晚間褪黑素補充有助于調節生物鐘,癥狀持續需考慮抗抑郁藥物調整。
非快速眼動睡眠三期減少導致睡眠深度不足,日間遺留疲勞感。認知行為治療中刺激控制法和睡眠限制法能有效增加深睡眠比例,避免睡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
表現為睡眠相位延遲或提前,與松果體褪黑素分泌異常有關。定時進行有氧運動,晚餐攝入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必要時采用計時光照裝置調節褪黑素分泌峰值。
抑郁癥睡眠管理需結合心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每日保持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中等強度運動,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B族和歐米伽3脂肪酸,建立規律的睡眠覺醒周期對改善癥狀具有基礎性作用。癥狀嚴重影響社會功能時需要精神科醫生評估是否聯用曲唑酮、米氮平等具有鎮靜作用的抗抑郁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