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的病毒性肺炎癥狀可從輕度呼吸道不適進展至多器官衰竭,典型表現包括持續高熱、呼吸窘迫、血氧飽和度下降、肺部影像學滲出性病變及全身炎癥反應。
1、發熱畏寒:病毒侵入下呼吸道后激活免疫系統,體溫常持續超過39℃,伴隨寒戰、肌肉酸痛。早期可采取物理降溫,體溫超過38.5℃時需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熱藥物。
2、呼吸困難:肺泡上皮細胞損傷導致氣體交換障礙,出現呼吸頻率增快>30次/分、鼻翼煽動、三凹征。低氧血癥患者需通過經鼻高流量氧療或無創通氣改善氧合。
3、咳嗽咳痰:初期為刺激性干咳,后期可能咳出白色黏液痰或血絲痰。霧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可稀釋痰液,右美沙芬適用于劇烈干咳。
4、影像學改變:胸部CT顯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實變影,重癥呈"白肺"表現。需動態監測病變范圍,部分患者后期出現肺纖維化。
5、多系統受累:病毒血癥可引發心肌酶升高、急性腎損傷、凝血功能障礙等。CRP、IL-6等炎癥指標顯著上升提示細胞因子風暴可能。
患者應嚴格臥床休息,每日飲水1500-2000ml維持氣道濕潤,攝入高蛋白流質飲食如蒸蛋羹、魚肉粥。恢復期可進行腹式呼吸訓練,逐步增加床邊踏步等低強度活動。當出現意識模糊、尿量減少或氧飽和度持續低于93%時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