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辦公室的媽媽們,在養娃這件事上,特別喜歡互相“抄作業”。姐妹們是不是也一樣?
就比如前段時間,我們那個媽媽群里有位學醫的寶媽,把自家的常用藥清單貢獻了出來。其他媽媽“照搬”后紛紛表示:“太香了!醫院少跑了好多趟!”
今天,咱就把這份“優秀作業”——《有娃家庭常備藥及使用清單》分享給大家,特別適合咱新手班的爸爸媽媽們收藏。那些娃常見的不舒服、小毛病,該用啥藥?具體怎么用?這篇通通講清楚!
用藥說明:
①清潔:出血多可以先用紗布按壓止血,傷口大、止不住立即去醫院處理。
出血不多先清潔,如果傷口處有一些泥沙、灰塵等臟東西,先用流動水、涼開水或生理鹽水沖洗清潔。
最好的選擇是無菌生理鹽水,和我們以為的“傷口上撒鹽”完全不同,生理鹽水和血液的滲透壓相同,溫和不刺激,沖洗時不會覺得疼。
清洗后晾干或用干凈的紗布輕輕蘸干,不要擦干(來回摩擦)。普通小傷口,這樣就行了,不用再做什么特殊處理。
②消毒:如果傷口比較大、血污比較多,您擔心會感染,可以用棉球或棉簽蘸一點碘伏或聚維酮碘溶液,消個毒。
③抗菌消炎:如果傷口紅腫、流水、流膿可以涂一點抗生素軟膏,比較熟知的像百多邦、紅霉素軟膏都可以。
④包扎:處理好后,可以用紗布+醫用膠布或創可貼保護下傷口。傷口面積較大時,可以在最內層使用凡士林油紗布,防止傷口結流血不止、長期不愈合、外傷后惡心、劇烈嘔吐,發熱、孩子異常煩躁、昏迷,或者胳膊、腳、關節處一動就哭……一切您覺得hold不住的情況,建議到醫院處理。痂后和紗布粘連。
包起來主要是擔心孩子蹭臟、蹭破、忍不住抓撓,不出血就不用裹太緊,注意透氣。每天更換1~2次就好,避免頻繁更換。
流血不止、長期不愈合、外傷后惡心、劇烈嘔吐,發熱、孩子異常煩躁、昏迷,或者胳膊、腳、關節處一動就哭……一切您覺得hold不住的情況,建議到醫院處理。
用藥說明:
嚴重腹瀉當然要去醫院看下,是不是病毒、細菌感染或食物中毒引起的(記得用一次性杯子裝一點便便去醫院,方便化驗)。
口服補液鹽是腹瀉時的首選藥物,止瀉、防脫水。
如果孩子的便便明顯比平時稀、次數增加或者水和糞便明顯分離,呈稀湯樣時,可以在每次稀便后給孩子喂一些補液鹽水。推薦選擇,低滲口服補液鹽(ORSⅢ)。
大便特別稀,像水一樣(水樣便),可以再給孩子喂點蒙脫石散止瀉。
益生菌可作為腹瀉時的輔助用藥,推薦布拉氏酵母菌、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菌種。
用藥說明:
嬰幼兒便秘以調整飲食為主(適當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
調整后依然沒效果或便秘時間太長,可以用一些藥物輔助,常用的有口服乳果糖、聚乙二醇、益生菌(不一定有用)制劑等。
乳果糖和聚乙二醇是非常安全溫和的“瀉藥”(輕瀉劑),孕婦、孩子都能用,是便秘的好幫手,但需要足劑量、足療程,建議使用前咨詢醫生。
說起便秘一定少不了要提開塞露。我們不大推薦孩子用它,但家里備幾個還是可以的。
經常使用開塞露會影響腸道的正常蠕動,形成依賴,不利于孩子自主排便。可如果大便干結、卡住了出不來甚至疼痛,偶爾用一下也無大礙。
開塞露的頭頭對于小寶寶來說有點粗硬、毛糙,而且從肛門用藥,大多數小朋友都會害怕,很抗拒,很多家長擠不進去,也不敢用力。
其實,可以用一次性注射器,拔掉針頭,抽一些開塞露再擠進去,方便很多。(注射器拿來喂藥也超好用!)
用藥說明:
紅屁屁:
日常護理——護臀膏,紅的厲害——氧化鋅軟膏
痱子、蚊蟲叮咬:
爐甘石洗劑,便宜、安全又好用。
淹脖子、間擦疹(皮膚褶皺處,因汗太多引起的):
爐甘石洗劑、氧化鋅軟膏都可以
濕疹:
日常護理——保濕霜、反復、嚴重——遵醫囑使用弱效或中效激素類藥膏(地奈德或尤卓爾)。
一般是每日2次,濕疹好轉消失后,建議逐漸減量、減次停用,能減少反彈。
蕁麻疹、過敏:
抗過敏藥是處方藥,首次過敏建議就診,之后如果再有類似的過敏表現,可以按醫囑用藥。
常用西替利嗪滴劑(6月齡以上)、氯雷他定糖漿(2歲以上)。
用藥說明:
相對來說,額溫槍沒有耳溫槍“準確”,稍微挪點位置可能溫度就不一樣了。但是測量方便,不大需要娃配合,算是各有優勢。這倆挑一個就行了,都比水銀溫度計安全好用太多。
不要給娃亂用感冒藥退燒。小兒氨咖黃那敏、感X靈等屬于復方感冒藥(有效成分不止一種),成分復雜,不適合給孩子用。
推薦使用成分單一的布洛芬(≥6個月,每天不超過4次)或對乙酰氨基酚(≥3個月,每天不超過5次)退燒。
用藥說明:
滴鼻劑的流量很小,即使新生兒也能用。眼睛里進了臟東西、寶寶眼屎多、眼睛癢、小傷口等也都能用這個清洗。
鼻腔噴霧也不錯,使用起來也很方便。孩子鼻塞、鼻癢、鼻涕多,對著鼻孔按幾下就行。
它能將沖洗液霧化成柔和的小水珠,濕潤鼻腔,緩解不適癥狀。孩子不容易嗆到,舒適感也好,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