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脂瘤可能由先天性發育異常、慢性中耳炎、上皮組織角化異常、鼓膜內陷、外傷等因素引起,可通過手術切除、藥物治療、局部清潔、聽力重建、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
1、聽力下降:膽脂瘤侵蝕聽小骨或內耳結構導致傳導性或感音神經性耳聾。早期表現為輕微耳鳴,逐漸發展為言語識別困難。鼓室成形術或人工聽骨植入可改善聽力,需避免游泳時耳道進水。
2、顱內感染:病灶突破顱底骨質可能引發腦膜炎、腦膿腫。伴隨持續高熱、頸部僵硬等癥狀。靜脈輸注萬古霉素、頭孢曲松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時行乳突根治術清除病灶。
3、面神經麻痹:腫瘤壓迫面神經管致同側面肌癱瘓。典型表現為額紋消失、口角歪斜。早期可嘗試潑尼松減輕水腫,后期需面神經減壓術聯合針灸康復治療。
4、迷路炎:內耳迷路受侵犯引發眩暈、平衡障礙。發作時伴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建議臥床期間使用異丙嗪緩解癥狀,后期進行前庭康復訓練改善平衡功能。
5、顱底骨質破壞:長期進展可導致乙狀竇血栓、硬腦膜暴露。CT顯示骨質缺損超過3mm需及時行顳骨切除術,術后配合高壓氧促進創面愈合。
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飲食增加維生素A、D含量高的魚類和乳制品,適度進行太極拳等平衡訓練。出現突發性耳聾或持續頭痛應立即就診神經外科,術后每半年復查顳骨CT監測復發情況。聽力受損者可考慮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