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癬長期不治療可能導致皮膚繼發感染、色素沉著、慢性濕疹樣改變、瘢痕形成及傳染風險增加。
真菌持續侵蝕皮膚屏障,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易侵入引發膿皰瘡、蜂窩織炎。患處紅腫熱痛加劇,可能出現淋巴管炎或發熱等全身癥狀。保持局部干燥,使用酮康唑乳膏、聯苯芐唑噴霧等抗真菌藥物可控制感染。
慢性炎癥刺激黑色素細胞活性,腹股溝及大腿內側出現棕褐色斑塊。這種炎癥后色素沉著可能持續數年,影響美觀。早期規范治療配合維生素E乳膏可減輕色素沉積。
長期搔抓導致皮膚增厚呈皮革樣,伴隨劇烈瘙癢形成"瘙癢-搔抓"惡性循環。此類慢性濕疹樣改變需聯合糖皮質激素軟膏與尿素軟膏修復皮膚屏障。
反復破潰愈合過程中真皮層膠原纖維異常增生,形成萎縮性或增生性瘢痕。嚴重者可能限制關節活動,需通過瘢痕軟化針或激光治療改善。
未治療患者可通過直接接觸或共用衣物傳播真菌,家庭成員感染率達30%。孕婦患者可能垂直傳播引起新生兒鵝口瘡,集體生活場所易暴發流行。
日常需選擇透氣棉質內衣,避免共用毛巾浴具;運動后及時清潔腹股溝汗液,可涂抹氧化鋅軟膏隔離潮濕;飲食減少高糖食物攝入,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動物肝臟;瘙癢發作時采用冷敷替代抓撓,合并糖尿病者需優先控制血糖。皮損持續擴散或出現化膿需皮膚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