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患者可通過低脂飲食、高纖維攝入、優質蛋白補充、維生素豐富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式調節飲食結構。
每日脂肪攝入量控制在20-40克,優先選擇橄欖油、亞麻籽油等不飽和脂肪酸。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奶油制品,減少膽囊收縮頻率。急性發作期需暫時禁食或采用流質飲食。
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選擇燕麥、糙米等全谷物及蘋果、梨等帶皮水果。水溶性纖維可結合膽汁酸排出,降低膽固醇飽和度。烹飪時注意將蔬菜切碎煮軟,減輕消化負擔。
選用清蒸魚、雞胸肉、豆腐等易消化蛋白源,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入0.8-1克。蛋白質缺乏會影響肝細胞修復,但過量攝入可能增加膽汁分泌壓力。雞蛋可少量食用,避免煎炸做法。
重點補充維生素C獼猴桃、彩椒和維生素E堅果、菠菜,具有抗氧化作用。維生素K西蘭花、羽衣甘藍可預防膽汁淤積導致的凝血異常。脂溶性維生素需與少量油脂同食促進吸收。
禁食辣椒、咖喱等辛辣調料及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品。酒精會直接損傷肝細胞,碳酸飲料可能引發腹脹。過熱或過冷食物易誘發膽道痙攣,建議保持食物溫度在40℃左右。
膽囊炎患者需建立規律進食習慣,每日5-6餐少量多餐,餐間間隔不超過4小時。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避免爆炒煎炸。慢性期可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膽汁排泄,急性期需嚴格臥床休息。出現持續腹痛、發熱或黃疸癥狀應及時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