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可能得青光眼,但發病率低于成人。先天性青光眼是兒童期常見類型,與房角發育異常導致眼壓升高有關。
一、兒童青光眼的類型與癥狀:
先天性青光眼多在出生后1年內發病,表現為畏光、流淚、眼瞼痙攣,角膜增大混濁。青少年型青光眼進展隱匿,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近視加深或視野缺損,需通過眼壓測量和視神經檢查確診。
二、發病機制與高危因素:
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與房水引流系統發育障礙有關,繼發性青光眼可能由外傷、葡萄膜炎或白內障術后引發。早產兒、有家族史或合并其他眼部異常的兒童風險較高。
三、治療與日常管理:
手術治療是主要方式,包括房角切開術和小梁切除術,部分病例需聯合降眼壓藥物。術后需定期監測眼壓、角膜直徑和視神經變化,避免劇烈運動及眼部碰撞。家長應觀察患兒是否出現揉眼、瞇眼等異常行為。
日常注意保證維生素A、C的攝入,如胡蘿卜、藍莓等深色蔬果有助于維持眼部健康。避免長時間閱讀或使用電子設備,每20分鐘遠眺6米外物體20秒。學齡期兒童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視力篩查,合并高度近視者需增加檢查頻率。先天性青光眼患兒需終身隨訪,早期干預可保留有用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