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由附子、黨參、白術、干姜、甘草五味中藥組成,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的功效。
1、附子: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加工品,主要含烏頭類生物堿,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的作用。該成分需經(jīng)炮制減毒后使用,在方中為君藥,針對脾胃虛寒所致的四肢厥冷、脘腹冷痛等癥狀。
2、黨參:
黨參屬桔梗科植物,含黨參多糖、皂苷等成分,可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作為臣藥輔助附子,改善脾虛食少、體倦乏力等證候,其藥性平和不易助熱。
3、白術:
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根莖,主要含蒼術酮、白術內(nèi)酯等揮發(fā)油成分。在方中發(fā)揮燥濕健脾功效,針對脾虛濕盛引起的腹脹泄瀉,與黨參協(xié)同增強補脾作用。
4、干姜:
干姜是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莖,含姜烯酚、姜辣素等活性物質(zhì)。作為佐藥溫中散寒,緩解附子理中丸證候中的嘔吐清水、腸鳴腹痛等寒象,其辛熱之性可增強全方溫補效果。
5、甘草: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莖,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等三萜類成分。在方中既作使藥調(diào)和諸藥,又能緩急止痛,減輕附子毒性,同時改善脘腹攣急不適癥狀。
該方劑配伍遵循"寒者熱之"原則,五種成分協(xié)同發(fā)揮溫補脾陽作用。使用期間需忌食生冷,避免與含半夏、瓜蔞等藥物同用。體質(zhì)陰虛或?qū)崯嶙C者禁用,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配合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增強療效,日常可食用生姜紅棗粥輔助調(diào)理脾胃虛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