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虱感染可通過外用百部酊、苯甲酸芐酯洗劑、撲滅司林等藥物治療,通常由性接觸傳播、共用衣物寢具、衛生條件差、免疫力低下、皮膚直接接觸等原因引起。
百部酊作為傳統殺蟲劑,對陰虱成蟲和蟲卵均有滅殺作用,需連續使用7-10天。臨床常聯用苯甲酸芐酯洗劑增強滲透性,頑固病例可選用撲滅司林等擬除蟲菊酯類藥物。藥物治療需覆蓋全部寄生區域包括肛周毛發。
陰虱主要通過性行為傳播,皮膚密切接觸時虱蟲可轉移宿主。共用毛巾、床單等間接接觸也可能傳播,陰虱在體外存活時間可達24小時。公共浴池、游泳池等潮濕環境存在傳播風險。
感染者衣物床單需用60℃以上熱水燙洗,無法水洗物品密封兩周以上。居住環境應使用殺蟲劑噴灑縫隙,剃除陰毛可減少蟲卵附著。家庭成員需同步檢查治療,避免交叉感染。
陰虱叮咬可能導致皮膚丘疹、劇烈瘙癢,搔抓后易繼發膿皰瘡。部分患者出現青灰色斑虱叮處血紅蛋白沉積,病程超過3個月可導致局部苔蘚樣變。過敏體質者可能出現全身性蕁麻疹。
需與疥瘡、濕疹、接觸性皮炎鑒別。顯微鏡檢查發現虱體或蟲卵可確診。合并HIV感染等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現睫毛寄生,需進行裂隙燈檢查。
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直至癥狀完全消失,建議穿著純棉透氣內衣減少摩擦刺激。日常補充維生素B族增強皮膚抵抗力,瘙癢明顯時可冷敷緩解。反復發作需排查其他性傳播疾病,性伴侶必須同步治療才能徹底阻斷傳播鏈。保持外陰干燥清潔,沐浴后徹底擦干可降低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