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褐色量少可能由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損傷、多囊卵巢綜合征、黃體功能不足、精神壓力過大等原因引起。
1、內分泌失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紊亂會導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影響子宮內膜正常增生。建議保持規律作息,適當補充豆制品、亞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必要時需檢測性激素六項。
2、子宮內膜損傷:多次人工流產或宮腔操作可能造成內膜基底層受損。伴隨月經周期縮短、經期腹痛等癥狀。需避免重復宮腔操作,可嘗試阿膠、當歸等養血食材調理。
3、多囊卵巢綜合征:高雄激素血癥會抑制卵泡發育,導致排卵障礙。典型表現為痤瘡、多毛、肥胖。需控制體重指數在18.5-23.9范圍內,藥物治療包括二甲雙胍、達英-35等。
4、黃體功能不足:孕酮分泌不足使內膜轉化不充分。基礎體溫監測顯示高溫相短于11天。可增加核桃、深海魚類攝入,嚴重者需黃體酮膠囊支持。
5、精神壓力過大:長期焦慮會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建議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練習正念冥想,必要時尋求心理疏導。
保持均衡飲食,適量攝入動物肝臟、菠菜等富鐵食物,每周3次以上中等強度運動,避免過度節食。持續3個月經周期異常需婦科就診,排除宮腔粘連等器質性疾病。經期注意腹部保暖,控制咖啡因攝入量在200mg/日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