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抽煙確實會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肝臟,長期積累可能誘發肝細胞損傷甚至癌變。
煙草燃燒產生的焦油、尼古丁等化學物質需經肝臟代謝,長期吸煙會加重肝臟負擔。吸煙者體內自由基水平升高,抗氧化能力下降,導致肝細胞DNA損傷。吸煙還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協同作用,兩者疊加會使肝癌風險顯著增加。臨床數據顯示,每日吸煙超過20支的人群,肝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出50%以上。
戒煙是降低肝癌風險最有效的措施。停止吸煙后,肝臟代謝功能會逐步恢復,受損肝細胞有機會自我修復。建議通過轉移注意力、咀嚼無糖口香糖等方式緩解煙癮。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肝臟微循環。飲食上應多攝入十字花科蔬菜和漿果類水果,其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和花青素具有護肝作用。定期進行肝臟超聲檢查和甲胎蛋白檢測,能早期發現肝臟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