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損,飲食需避免加重感染風險或干擾藥物吸收。不宜食用的食物包括生冷海鮮、未滅菌乳制品、生雞蛋、未洗凈生蔬果、辛辣刺激食物。
1、生食風險:生魚片、生蠔等可能攜帶寄生蟲或細菌,免疫低下者易引發嚴重感染。建議選擇充分加熱的魚類、貝類,烹飪溫度需達到70℃以上并持續2分鐘。
2、乳品選擇:未經巴氏消毒的鮮奶可能含布魯氏菌,可導致長期發熱。可改用常溫滅菌奶、配方奶粉或植物奶替代,每日攝入300-500ml維持鈣質補充。
3、蛋類處理:溏心蛋可能含沙門氏菌,建議烹飪至蛋白蛋黃完全凝固。雞蛋營養可替代為豆腐、魚肉等優質蛋白,每周攝入3-5個全熟蛋為宜。
4、蔬果清潔:草莓、生菜等表面易殘留隱孢子蟲卵,需用流動水沖洗后去皮食用。根莖類蔬菜建議徹底烹煮,維生素可通過復合補充劑獲取。
5、刺激飲食:辣椒、酒精可能加重抗病毒藥物引起的消化道反應。烹調選用蔥姜蒜等溫和調味,每日飲水1500-2000ml促進藥物代謝。
艾滋病患者應保持均衡營養,每日攝入谷薯類200-300g、瘦肉100-150g,配合適度有氧運動。食物處理需嚴格分生熟,餐具煮沸消毒10分鐘以上。出現持續腹瀉或體重下降超過10%需及時就醫評估機會性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