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單側咀嚼確實可能導致面部不對稱。由于兩側肌肉受力不均,長期使用的一側咬肌發達,另一側萎縮,可能引發顳下頜關節紊亂。
1、生理性因素:
單側咀嚼習慣多由齲齒、缺牙或口腔潰瘍等暫時性不適引起。初期表現為咀嚼側咬肌增厚,非咀嚼側牙齒堆積牙結石。持續半年以上可能觀察到下頜骨輕微偏移,此時通過雙側交替咀嚼可逐步改善。
2、病理性改變:
超過兩年的單側咀嚼可能與顳下頜關節紊亂有關,表現為關節彈響、張口受限。影像學檢查可見關節盤移位或髁突形態改變。這種情況需配合咬合板治療,嚴重者需正畸或正頜手術干預。
建議每日進行雙側均衡咀嚼訓練,選擇蘋果、胡蘿卜等需充分咀嚼的食物。口腔檢查每半年一次,及時治療齲齒或牙列缺損。已出現面部不對稱者可嘗試面部按摩,重點放松咀嚼側咬肌,配合熱敷促進血液循環。游泳、瑜伽等對稱性運動有助于改善體態代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