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可通過舍曲林、帕羅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米氮平等藥物治療,通常與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失衡、心理社會壓力、慢性疾病、人格特質等因素有關。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是首選抗抑郁藥,通過增加突觸間隙5-羥色胺濃度改善情緒。舍曲林適用于伴隨強迫癥狀的患者,帕羅西汀對焦慮型抑郁效果顯著,氟西汀常用于青少年及進食障礙共病患者。這類藥物需持續服用4-6周起效,常見副作用包括胃腸道反應和性功能障礙。
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雙重再攝取抑制劑適用于難治性抑郁癥。文拉法辛可改善動力不足和軀體疼痛,度洛西汀對糖尿病抑郁共病效果較好。該類藥物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和出汗增多,治療期間需監測心血管指標。
米氮平通過調節受體敏感性起效,特別適合伴有失眠和體重下降的患者。其鎮靜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連續性,但可能增加食欲導致體重增加。老年患者使用需警惕過度鎮靜風險,通常建議晚間服藥。
阿米替林和多塞平作為傳統藥物仍用于頑固性病例,對伴有明顯軀體癥狀者效果確切。但因抗膽堿能副作用明顯,可能引發口干、便秘和心律失常,現已不作為一線用藥。使用期間需定期復查心電圖。
安非他酮適用于吸煙戒斷合并抑郁者,能改善注意力和動機水平。阿戈美拉汀通過調節褪黑素受體改善睡眠節律,肝腎代謝異常者慎用。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如喹硫平常作為增效劑使用。
抑郁癥藥物治療需配合認知行為療法和光照治療,日常保持規律運動如游泳或瑜伽,飲食注意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堅果等食物。建立穩定的社交支持系統,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攝入,癥狀緩解后仍需維持治療6-12個月預防復發。出現自殺意念或混合發作時應立即就醫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