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屬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黏膜疾病,常見致病菌為白色念珠菌,可通過保持皮膚干燥、外用抗真菌藥物、口服抗真菌藥物、控制基礎疾病、避免誘發因素等方式治療。該病可能由免疫力低下、長期使用抗生素、潮濕環境、糖尿病、皮膚屏障受損等原因引起。
1、免疫力低下:HIV感染、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因素可導致免疫功能受損,皮膚局部防御能力下降。建議通過均衡飲食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適當進行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增強體質,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免疫抑制劑用量。
2、長期使用抗生素:廣譜抗生素破壞皮膚正常菌群平衡,導致念珠菌過度增殖。治療需在醫生評估后暫停或更換抗生素,同時使用乳酸菌制劑調節微生態,日常可飲用無糖酸奶補充益生菌。
3、潮濕環境:多汗部位如腋窩、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易滋生真菌。推薦穿著純棉透氣衣物,沐浴后及時擦干身體,局部使用含有咪康唑或克霉唑的粉劑保持干燥,肥胖患者需注意減重減少皮膚摩擦。
4、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易繼發真菌感染。需規律監測血糖并服用二甲雙胍等降糖藥,皮膚破損處可涂抹特比萘芬乳膏,日常護理需特別注意足部清潔和檢查,預防糖尿病足合并感染。
5、皮膚屏障受損:燒傷、濕疹等皮膚損傷為真菌入侵創造條件。治療原發皮膚病的同時,使用聯苯芐唑霜劑抗真菌,嚴重者可口服氟康唑,護理時避免搔抓,沐浴水溫不超過38℃并使用溫和清潔產品。
皮膚念珠菌病患者日常需選擇吸濕排汗的衣物材質,飲食上減少精制糖攝入,多吃富含鋅的海產品和全谷物,適當進行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但需注意泳池衛生。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應定期皮膚科隨訪,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出現紅斑擴散、膿皰或發熱等全身癥狀時需及時就醫排除深部真菌感染可能。